「你不敢相信,我們投資一家貓食公司,一年半可以獲利250%。」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何俊輝提起該公司第一個投資績效的案例,並非高市值、前瞻的科技公司,而是美國最大的寵物食品企業Chewy。
多角化轉型 拚私募、扶新創
雖然和年營收上百億元的高科技公司相比,Chewy的規模並不大,但Chewy以數據分析,提供寵物主人個人化採購服務,卻能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異軍突起,這正是中華開發資本(簡稱開發資本)近年找尋投資標的類型之一。
開發資本前身為中華開發工銀(簡稱開發工銀),自去年3月中旬轉型為資產管理營運模式,持續處分直接投資組合,投資淨額從2013年的新台幣658億元,降至2017年底的415.63億元,目前管理資金約374.4億元,但仍是台灣最大創投公司,去年獲利33.35億元,較前一年度獲利成長126%。
其中,開發資本每年可帶進穩定管理費收益近20億元,是母公司中華開發金控的主要獲利來源。
自從開發金去年納中壽為子公司後,旗下銀行、證券、壽險、投資四大引擎成為可以同步支援的平台,讓開發資本尋找起標的更加如虎添翼。
目前,開發資本管理的私募股權基金有八檔,其中最知名的是2015年協助阿里巴巴成立的台灣創業者基金,兩年來已投資22家新創公司,其中超過7成是與AI、電子商務高度相關。
過去開發工銀的投資是業界指標之一,如今投資模式改變為對外籌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,隨著資產管理規模擴大,管理費收入也將隨之增加。
OP台灣中科多元且創新的作法,來自何俊輝上任之後,提出三個平台的概念:第一是跨子公司的平台,第二是跨產業的平台,第三是跨國際平台。尤其開發資本在台灣、香港、上海皆設投資團隊,其中香港團隊長期與國際私募基金對接,往往可以開發到獨特、利基型個案,像是Chewy、全球最大綜合格鬥賽事品牌UFC的子公司Zuffa Parent,都是開發資本香港團隊挖掘出來的。
其中,2011年成立的Chewy,2017年4月被美國最大寵物用品連鎖店PetSmart以33.5億美元收購,開發資本日前也以2897萬美元處分,獲利1727萬美元出場。
何俊輝提出的跨平台概念,與他曾任行政院國發基金管委會副執行祕書的歷練有關。早期他在公部門推動政策,加上後來進入台積電擔任監察人,更能夠從宏觀的角度看待產業發展。
何俊輝交大運輸研究所畢業後,就進入工業局服務;85年,他錄取行政院社會科學人才培訓計畫,前往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,學成回國先後至國科會、經建會工作,後來在林信義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,獲拔擢升任國發基金副執行祕書,也在當時與生醫產業有較深淵源。
因此,那時他更協助中裕新藥(前身是宇昌生技)完成初步增資,後來晟德大藥廠、東洋製藥前董座林榮錦推薦他到智擎擔任董事,再當選智擎生技董事長。豐富的創投與產業經驗,讓何俊輝得以讓開發工銀轉型後,仍活躍創投圈。
不只是投資人 要做台企推手
何俊輝強調,金融海嘯之後,全球資金氾濫,對於創投業者來說,扮演整合的角色將是主流。例如,幫助企業找到入股合資或購併的對象,或是協助有競爭力的公司,找到更大的國際市場。「開發資本要做台灣企業進軍國際的跳板!」何俊輝說。
中華開發資本執行副總經理南怡君指出,去年開發生醫創投順利協助美商漢達生技與台灣企業換股就是一例。
過程中,開發生醫基金最大附加價值在於協助洽談各方可接受的方案,在換股完成後,開發生醫持股超過6%,原漢達與台灣企業股東基於看好與承諾,也繼續加碼投資。 隨著漢達順利在2016年底於興櫃掛牌,目前市值已接近1.5億美元。
「我們已經不把自己定位為投資人。」何俊輝說,台灣產業的強項是開發元件的技術,只是缺乏資源整合,而開發資本扮演的,正是媒合台灣產業與國際機構投資人的角色。「未來是打團體戰才能勝出的時代!」他期許開發資本可以成為孵育台灣經濟的新引擎,這是他認為台灣新創產業走向國際的關鍵。
留言列表